企业年报 业务联系 给我留言 回顶部
江苏产研院2021年年报
手机端 微信扫一扫

给我留言

联系人

手机

内容

院长致辞

年轮飞转,复而不同。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一面充满了无数艰辛与挑战;另一面,也迎来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北斗”耀空,“奋斗者”潜海,“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国家复兴,而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苏产研院也频频点亮属于集萃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江苏产研院以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产业技术需求征集与对接,致力于专业研究所布局建设与能力提升,致力于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年新建专业研究所6家,引进40个项目经理团队、36位集萃研究员,衍生孵化企业160家,与54家省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专业研究所实现收入总额超过40亿元,创造和转化技术成果超过1000项,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

加强研发载体建设。2020年,我们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建6家专业研究所,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正式运营,江苏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组织实施了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超级表面电子显微镜、呼吸机传感器芯片等一批攻关项目,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深化企业创新需求对接。2020年,我们与省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54家,新增技术真需求285条,企业意向出资金额4.1亿元;对接技术需求413项,达成技术合作123项,合同额6.3亿元。

加快创新资源集聚。2020年,我们与哈佛医学院、慕尼黑大学物理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9家海外知名大学(院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面向全球集聚一批高端团队,国内外合作高校分别超过50家。瑞典两院院士暨诺奖物理评奖委员会前任主席Sune Svanberg、丹麦皇家科学院及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Birger Lindberg Moller、中科院院士朱美芳等众多顶尖人才,汇聚集萃创新创业。

加速重大项目实施。2020年,我们以“拨投结合”方式新组织实施“柔性定制辊压技术”、“SiC碳化硅外延设备”等7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入达3亿元,填补一批国内空白,推动了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

探索集萃“大学”建设。将产业技术难题凝练定义为培养课题,依托集萃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优势,施行双导师,探索项目制,支持跨学科,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新增集萃研究生人数达1045人。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面向未来、需求导向、实践导向的高层次产业创新人才,开启江苏产业技术创新学院建设,打造产业创新型大学——集萃大学迈出坚实步伐。

开疆拓土,同心同向。每一个数字,都是集萃镌刻在历史中的脚印,是每一位集萃人的坚守、每一位支持者的鼓励,共同凝聚成集萃澎湃前行的强大动力。

岁序更新,华章再起。迈入2021年,放眼“十四五”,突出高质量,瞄准一体化,集萃也将改革再出发、扬帆再远航!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1、加强战略引领。面向国家战略要求及江苏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江苏优势产业梳理与研究,深入梳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指导强链补链技术攻关。

2、高质量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高质量建设专业研究所,从人员团队、核心技术、硬件装备、运营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研究所核心竞争力;二是高质量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延展技术需求覆盖网络,对接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深度挖掘真需求,实现多渠道、高效率对接;三是高质量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强资源集聚模式创新,通过国际合作资金池等支持项目转化、人才联合培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的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并不断提升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落地能力,高效率推动优质创新资源良性互动。

3、全力打造两大集成创新平台。打造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和江苏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两大主力平台,集聚融合各方资源,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攻关,通过集成创新,真正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4、加快集萃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创新要素集聚与深度融合的线上平台,形成完整的集萃数字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初步建成业务运行管理系统,加快打造“线上集萃”。

5、开启集萃大学建设。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能力,完善培养体系,以院本部、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及与高校共建的集萃学院为主体,启动集萃大学建设。 

6、启动创新综合体建设。启动南京江北新区新址、苏州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等创新综合体建设,从人才项目引进、空间使用管理、促进交流融合等方面加强规划,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与深度融合。

7、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组织跨区域跨领域关键技术集成攻关,积极创建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集萃创新体系和生态为基础,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序对接长三角产业需求,积极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

8、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强化本部员工岗位能力锻炼,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全世界创新资源向长三角涌动势不可挡,扎根江苏这篇热土,我们将全力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征途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目标,新使命,新征程,集萃期待与你同行!

 

图层-1.png

版权所有©2020-2025 www.jitri.cn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苏lCP备14001186号-1